top of page

​自我認同

問題解析

How%20to%20find%20your%20self%20empowerm

  「自我認同」是關於個體是誰、個體的價值和個體的理想是什麼的一種穩定的意識。每個人在青年時期都在探索並嘗試去建立穩定的自我認同感,會對「我是什麼樣的人、我這個人怎麼樣、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」形成辯證統一的認識,並通過自我接納、自我排斥的過程,將主體我和客體我達到統一。
  而自我認同其實就是自我價值的不斷塑造,這同時也是一個人自信心的基礎。當我們認為自己特別適合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,在某些方面特別傑出時,便會產生自信心。自信心還可以分為兩個層面,第一就是在某件事情、某個方面裡的自信心,是人在成年以後,他可以意識和覺察到的;還有一個就是根本的自信心,或者說自我存在價值感,是我們出生即擁有的。

文章擷選並改寫自 劇多:https://www.juduo.cc/club/511169.html

截圖 2021-03-28 下午10.35.18.png

  一個人的文化認同、對世界的瞭解是源自它的價值觀系統,我們天生下來就在這個系統裡長大,逃不掉。這些價值觀不是「自給」的,而且別人給我們的,是社會環境的第二天性,我們無從選擇。所以在文化認同的第一階段,我們一邊長大、照著大人說的話去做,一邊學習。如果想要在原本的生活環境下生存、被接受,就要學著融入人群、模仿他人並遵循規範。

  但當我們長大,是可以改變第二天性的,包含過去一直引領我們的價值觀,我們都可以將自己抽離出來檢視,嚴格地檢視這些價值觀;甚至如果有需要,也發現這些價值觀已經不符合現有的生活,我們可以改變它們,盲目地跟隨是小朋友才會做的事,能夠找到令我們自己信服的理由去明白或是拒絕某些價值觀,才是我們該做的事。

 

  長大,意味著脫離原有的文化,有自己的想法、質疑原有的世界,但接下來就遇到一連串的問題了:為什麼我們不能批評?為什麼我長大了還要聽父母的話?難道和諧共處永遠是好的嗎?如果我們一直都「和諧相處」那最大的受益者是誰?在現有的家庭價值下,誰會得到最大利益?又是誰會付出代價?為什麼我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?等等的問題。


圖片、文章擷選並改寫自 The News Lens: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4292

  一個人的文化認同、對世界的瞭解是源自它的價值觀系統,我們天生下來就在這個系統裡長大,逃不掉。這些價值觀不是「自給」的,而且別人給我們的,是社會環境的第二天性,我們無從選擇。所以在文化認同的第一階段,我們一邊長大、照著大人說的話去做,一邊學習。如果想要在原本的生活環境下生存、被接受,就要學著融入人群、模仿他人並遵循規範。

  但當我們長大,是可以改變第二天性的,包含過去一直引領我們的價值觀,我們都可以將自己抽離出來檢視,嚴格地檢視這些價值觀;甚至如果有需要,也發現這些價值觀已經不符合現有的生活,我們可以改變它們,盲目地跟隨是小朋友才會做的事,能夠找到令我們自己信服的理由去明白或是拒絕某些價值觀,才是我們該做的事。

 

  長大,意味著脫離原有的文化,有自己的想法、質疑原有的世界,但接下來就遇到一連串的問題了:為什麼我們不能批評?為什麼我長大了還要聽父母的話?難道和諧共處永遠是好的嗎?如果我們一直都「和諧相處」那最大的受益者是誰?在現有的家庭價值下,誰會得到最大利益?又是誰會付出代價?為什麼我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?等等的問題。


圖片、文章擷選並改寫自 The News Lens: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4292

​解決方法

  習慣向外尋求標準的人,把「自我認同」的權利,從別人身上拿回來並不容易,尤其在我們早年的人生當中,一直缺乏安全控制和充滿挫敗感,更有可能讓我們依賴外在的訊息。不過,這裡可以提供兩個小方法,供大家參考:

一、「他說的也對,但是⋯⋯」
  每當有人批評你,說一些難聽的話、或讓你覺得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時候,試著在心裡面跟自己說這句話。這麼作並不是要你完全否定他的說法,而是「在他的說法也成立」的情況下,找到其他的可能。換句話說,如果他給你的批評是百分之百,那麼你那個「但是」就可以稀釋10%甚至更多的傷害。對於長期仰賴別人評價標準的你來說,這個小小的改變,或許可以讓你拿回一些屬於自己的權利。

二、練習鼓勵、感謝別人
  有些時候,對自己很嚴苛的人,對其他人也會很嚴苛。首先,當你可以開始在別人稱讚你、對你好的時候,不要急著反駁或推托,接納別人的善意,並且真誠的感謝(但不是懷抱著不好意思、恐懼而感謝對方)。接著,當你可以比較自在地做這件事情之後,也開始反過來練習感謝自己、鼓勵自己。例如,你可以這麼說:「你已經連續一個禮拜都早起了,再接再厲!」、「謝謝你一直以來都不放棄自我成長這一條路。」
  事實上,對我來說,孤獨和不安其實是一輩子的課題,所以上面八個任務沒有「真正完成」的一天。活著本身就具有一些基本的焦慮,在這些焦慮裡面,我們經常擔心自己被評價、經常害怕自己的價值會因為沒有努力而被淘汰,但回過頭來,你會發現其實這些種種的擔心,都是源自於對自己的不夠相信。
  是啊,或許你在早年的人生經驗當中,遇到種種的磨難,使得你的個性上面有一些抑鬱或者是灰暗的影子,但這並不表示,你就只能擁有這樣的人生。試著從現在開始,把那些你過去所未完成的任務,慢慢的一點一滴克服,一塊塊地,把那個完整的自己,拼湊回來。
文章擷選並改寫自 風傳媒:https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435104?page=3

 


🌙每天一次,喜歡自己的練習
 
Dear,
太在意別人的眼光,所以綁手綁腳;
太想要討人喜歡,所以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;
太需要別人的肯定,因而不斷地讓步與妥協,
最後變得不像是自己。
別人不喜歡這樣的你,
連你也討厭這樣的自己。
可是,
世界上的人有千萬種,你無法討好每一個人;
地圖上有東西南北,每個人指的位置都不相同。
你要先學會感動自己,做自己喜歡的事,成就自己。
你要去為自己而感動,有天才有辦法感動別人。
自己先喜歡自己,
去喜歡不完美卻可愛的自己,
別人才會喜歡你。
祝 好。
不要丟棄了自己的快樂,等著另一個人來替你招領
自己要擁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,
而不是把快樂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,
也不是等著別人替自己帶來快樂。
自己有自己的快樂,才會真實。

文章擷選自 女人迷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9870?ref=s_a_relarticles

相關資料

tang.JPG
訪談
​唐鳳對負面的解決之道: 讓他成為心裡的客人,不要急著趕他走
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he.shirt.media/videos/217025266713070/?extid=CL-UNK-UNK-UNK-IOS_GK0T-GK1C
截圖 2021-03-28 下午11.13.00.png
書名:被討厭的勇氣:自我啟發之父「阿德勒」的教導(岸見一郎, 古賀史健)

所謂的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。

有人討厭你,正是你行使自由、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。

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?

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?

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?

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?

或許是因為,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!

截圖 2021-03-28 下午11.13.21.png
書名:接受不完美的勇氣: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( 小倉廣 )

阿德勒說:認同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;認同、寬待對方的不完美。

他認為:不完美也沒什麼不好,這樣才有人味,也是可愛之處。

 

.一切取決於自己

.接受真正的自己

.隱藏在情感中的目的

.性格能在當下的瞬間被改變

.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根源

.家族就是世界

.不能斥責,也不能稱讚

.對他人有貢獻是讓自己幸福的唯一方法

.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

.不必背負著他人的課題

截圖 2021-03-28 下午11.13.38.png
書名:不完美的禮物:放下「應該」的你,擁抱真實的自己 (布芮尼.布朗)

作者蒐集全美數以萬計18到87歲形形色色男女的故事,

探索人類內心的小魔怪:完美主義、羞愧感、恐懼的影響力,

藉此告訴讀者:別再ㄍㄧㄥ了!放下完美主義,饒過自己吧!

「快樂」比「完美」更重要!

  NO.1  管別人怎麼想:擁抱真實的自己

  NO.2  放下完美主義:對自己仁慈

  NO.3  停止麻木、放下無力感:呼喚靈性復原力

  NO.4  放下匱乏,不要黑暗:培養感恩和喜樂

  NO.5  不確定也沒關係:直覺力和信心

  NO.6  放棄比較:開啟創造力

  NO.7  放鬆,才會快樂:玩樂與休息

  NO.8  停止焦慮的生活型態:冷靜與平靜 

  NO.9  放下自我懷疑和「應該」:在工作中看見意義

  NO.10 形象放一邊,偶爾失控一下:歡笑、歌唱、舞蹈之必要

這本書是一張請帖,邀請你卸下完美主義,張開雙臂,迎接快樂又真實的自己!

截圖 2021-03-28 下午11.13.54.png
電影名稱:怪獸大學

現下很普遍的情況是:「不是沒有夢想,而是自我認知的匱乏」——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,尤其是當外在力量很強大的時候。人,生來徬徨,在你還找不到方向的時候,心是痛苦的。透過怪獸大學的故事,我們學到的不只是認清自己的能力,相信自己,更多的是,你必須要相信自己有無限的可能。

(資料來源:當你的人生感到迷茫時,這10部電影能幫你喚醒自己 –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)(https://inmywordz.com/archives/6005)

截圖 2021-03-28 下午11.14.06.png
電影名稱:心靈捕手

麥特戴蒙(Matt Damon)、班艾佛列克(Ben Affleck)拿下奧斯卡原創劇本作品,以一個封閉自我的天才少年故事開端,經營他身旁的好友、心靈導師、女友的關懷下漸漸敞開心房,或者該說漸漸的勇於面對真實的自己,那個自己不一定是運用那別人夢寐以求的智力,而是「自由之心」,自由的做出自己想要的決定,而不受外在世俗的控制和安排。

(資料來源:你認識你自己嗎?8 部自我探索的成長電影)(https://www.hypesphere.com/news/12670)

bottom of page